李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园区空间重塑
http://www.funxun.com房讯网 2017-6-22 9:52:00
分享到:
[提要]“由于产业结构差别,意味着我们发展产业园区,所谓产业地产,针对三种不同的结构,要做出自己的分析……”

  房讯网讯 2017年6月21-22日,主题为“跨界与融合:产业地产的白银时代”,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举办。该论坛由全联房地产商会、房讯网(www.funxun.com)联合主办,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承办。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先生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 李铁

 

  我们在北京开会,很多同行都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中一个大背景之一就是这是1.2亿人的大的行政区域,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差距比较大。

  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差距也很大,意味着公共服务差别特别大,区域间反差,来北京打工的人,寻求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公共服务陷阱、利益结构差别,这堵墙打破了。

  产业结构差距也很大,北京后工业化,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工业化时期,北京因为是国家的行政中心,更多的是服务业管理,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3,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上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占比基本上80%以上,天津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差不多,意味着什么?天津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但是也没有完成城市化向服务业转变,现在某种程度上,整个工业发展结构、产业发展结构和河北有同构性,意味着河北和天津有类似地方,当然河北更粗放一些,天津发展水平更高一些。

  这是京津冀三个地区产业结构差别。由于产业结构差别,意味着我们发展产业园区,所谓产业地产,针对三种不同的结构,要做出自己的分析,北京服务业外益,天津和河北问题是产业园区选址问题、发展什么样产业问题,河北更多的是怎么样进行结构转型。

  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和GDP差距,知道北京有很多和全国不一样,三甲医院,北京市2143万人口,50所三甲医院,天津1500万人口,30所三甲医院,北京35家三甲医院在四环之内,河北7200万人口,43家三甲医院,河北人口是北京的三倍多,但是三甲医院很少。教育资源差距更大,北京211高校,北京24所,天津4所,河北1所。北京大学高考录取率几乎百分之百,河北分数比北京高出一百多分,到北京打破这个布局关系,最大问题就是教育问题。

  央企总部,北京90家,天津和河北是零,这个很说明问题。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然而然想到,北京对周边的城市带动到底有多大?大中小城市分布,可以看出北京的发展特点以及与周边关系。东京有一个主城627平方公里,895万人,和北京差不多,但是周边一大批中小城市,5-20万人口,东京周边84个,韩国相对少一点,首尔面积不到900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万左右,周边中小城市不是特别多。北京50公里半径,把河北周边纳入进去,有24个小城市,30公里半径更低了。我们过多关注主城区发展,周边中小城市发展严重短缺,北京的病基本上是主城区的病,拥堵、房价高等等,北京对周边的带动能力不足,特别是对河北的带动能力不足。

  北京周边的河北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年王岐山在北京当市长的时候,经常讲,北京丢井盖,为什么广州、上海没有丢井盖?上海、广州要把井盖运出去,开车几百公里以上,才能销售掉,北京只要出了主城区就能卖掉,环北京贫困带,30几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差距水平如此之大,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面临这个形势,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对产业园区发展有什么样的启示。研究产业园区发展,中国整个经济增长、城市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产业园区有着天然联系。这些年产业园区发展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

  产业园区发展经过几个阶段,但是我们也知道30年前,中国不是这样,但是毕竟它经历了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低成本。所谓低成本和中国国情有关,劳动力成本低,大量的农民工支撑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形成廉价劳动力的丰富的后备资源。但是最重要的是其实还不是劳动力成本,是土地成本,我们在80年代研究中国乡镇企业的时候我们讲特色小镇前期的时候,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几个沿海城市,县以下占全省70%,原因是土地利用,乡村村村点火、冒烟,提供廉价劳动力,导致工业发展成本实现跨越性发展。

  环境成本低,我们经历过污染过程,虽然现在开始治理,工业化起步阶段,政府管理成本低,就没有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过程。产业园区从原来的粗放、成本低,走到今天。这个成本低的特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产业园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散,村村点火、村村冒烟。90年代以前,全国8000多个工业开发区,县以下六千多个,县以上两千多个。这一段时间,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成本非常低,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很低,到了第二阶段,97年以后,实现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对传统的工业园区进行了一次大清理。

  通过土地耕地保护原则进行情理,我也是三家组织成员,对全国进行调查。中国在空间上、发展权利上,不同城市间进行比较大洗牌,把八千多个工业园区,关掉了六千多个县以下,保留两千多个。产业园区发展主导,传统的乡、镇、村变成地市以上,由于政府主导了这次洗牌过程,产业园区由政府过度参与,导致发展当中特点是粗放,政府不讲效益的。

  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是149平米,标准是100平米。居民点用地面积,本来没有工业,是粗放的,三百平米,标准是150平米,政府搞园区,最大特点,占地面积过大,道路过宽,到传统的产业园区,园区搞大广场,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很的园区是双向八车道马路,加绿化带,为了好看,让别人来投资。为什么搞这么大的路?他们说车流量大,我在园区看了很长时间,白天几乎没车,用车时间和上下班时间不一致,根本占不了这么多路,修这么宽的路,浪费土地面积占一半以上,包括绿化,每年还要维护、管理、投资,某种程度上把资源白白消耗掉了。

  空间大洗牌,把开发区所有的产业园区基本上只有县以上,搞产业地产都知道,支撑未来政府的投入,只能靠税收,税收收入,现在整个地方政府开支,收入水平来源于两个,一个是税收,税收只能保证政府开支,招商引资还要补偿,免多少年税,各地在竞争。还要解决七通一平,包括零地价投入,天津、北京零几年的时候,北京工业用地十万块钱,三一集团到南口,就是十万块钱,天津更便宜。只能靠开发房地产,产业园区模式,政府招商引资,低价引进,政府大量补贴,开发房地产补偿。这是一个基本套路。

  政府效率大幅度下降,转变企业经营产业园区,就是第三个阶段,提高用地效益,不会搞双向八车道大马路,不会搞大公园、大广场,土地利用上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降低招商引资成本,增加谈判归能,强化市场化管理,对园区管理和服务,通过房地产开发权益,解决公司经营权问题。可以在产业园区旁边盖,给你补偿。

  这三个阶段无外乎一件事情,低成本引进企业,低价出让土地,政府大量补贴,房地产开发进行补偿,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路数。

  30年发展走到今天,我们知道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为成本在上升,招商引资的时候,可以降低条件,大大地降低条件,但是条件不能再降了,再降成本越来越大。因为房地产开发成本补不起,土地拆迁成本增高,农民搬迁成本在提高,增减挂钩,基础设施成本上涨、物价上涨,各地产业园区发展,还要面临和其他城市竞争。

  三星集团在中国投资,选择西安、重庆和成都,最后选择西安,零地价,五年的版税,基础设施全部政府提供,拿了小包,拿了地可以贷款,几百亿可以拿来,直接投资,就要一个三星品牌。这是中国整个产业园区发展招商基本这么过来的。各地竞争,企业跟你谈判,谁给条件最好就到哪里去,导致政府压低招商价格。由于房地产发展,大家在攀比,无论工业还是什么,大家都在攀比,房地产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

  我们还面临一个窘迫现象,就是房子卖不出去,地方发展两个模式,发展工业增加GDP,发展房地产增加土地财政收入。房地产和土地双重推动,导致房子卖得很快,土地开发很快,都在盖房,全国这么多城市,大家都在搞房地产。张三、李四当书记都要搞,张一要在东边开,李四在西边开,城市面积越来越大。房子是商品,商品当多了以后,就卖不出去了,尤其一些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书记两三年换一任,最后导致房子大量挤压,每次会议上都讲,中国房地产有的过高,142亿平方米。北京是一线城市,另外一回事,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出去,地方政府没办法干工作,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能不能引来,拿什么补。

  地方债务攀升,就是房地产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导致的结果。这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这种情况下,怎么谈地产问题,怎么谈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问题,怎么谈产城融合问题,其实不仅仅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是一个难解的题,跨界融合,特色小镇,产城融合。越不过去这个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二线城市房价在上涨,下一步怎么办,面临这个形势。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规律,对公司经营的产业园区,开始向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继续硬着头皮在做,这是绝大部分地方在做。昨天上午江苏市长到河北来谈,现在土地出让价格,土地出让价格25万一亩,各种成本75万一亩,一百万一亩也得干。没有别的方式,只能这么干。

  最近全国大势宣传特色小镇,就是两个推动力,虽然总书记说了,但是跟我们现在讲的不是一回事。重点房地产商只是一个发展机会,地方政府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所以这是当前产业园区面临的三种现状。

  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化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结果。就是城市化发展到的一定阶段后,工业要远离城市。发达国家工业基本上在远郊区,我们城市发展,经过商业,然后工业化,然后服务业。

  所以我刚才讲,服务业占主导,占比重70%以上,韩国虽然59.7%,但是就业比占80%以上,所以我们看,中国现在服务业为主导的京津冀,基本上北京一马当先,天津严重滞后,河北处于落后水平。这个国际规律意味着什么,产业园区也要实现空间大挪移。

  苹果在Cu-pertino市,5万人口,谷歌在山景市7万人口,惠普在PaloAlto市,6万人口,大企业基本上选择向小城市、小城镇、农村转移,追求低成本空间。

  这是一个市场规律,也是成本规律,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成本,包括社会成本,工业实现产城融合,放到主城区,现在需要重新思考,产城融合的“产”还是工业吗?工业和城市还能放到一起吗?放不到一起,环境污染大量的噪音、大量货车进入,对城市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对产城概念要重新理解。

  这个社会成本,包括垃圾厂,包括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到哪个城市都会引起城市居民的强烈反响。

  所以工业远离城市是一个规律,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规律。我们一定要去做产业园区,要重新去选择它的发展空间。而且不一定要和行政空间相吻合。过去我们的产业园区都需要和中心城市、高等级城市,和市长、市委书记所在的地方放到一起,未来不一定。产业园、工业、企业远离城市同时,也要远离行政区,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能不能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特色小镇也是其中的一个发展路径,能不能向周边中小城市和远郊区转移,现在提特色小镇,我们反对以房地产为主导,把三线模式转移过去,再造成一些房子卖不出去。但是园区工业的企业,是不是可以搬迁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不要在城市旁边搞一个产业新城,值得我们思考,就是产业园区空间再塑造。

  到瑞士去,走在路上,边上都是中小企业,跟着市场规律去做。

  根据北京的特点,服务业产城融合,未来融合应该以服务业为主导,这个在地方政府的官员里面,在我们很多企业家里,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模式。我跟很多市长去交流,他们坚决反对,没有工业怎么办?财政收入工业税收有一块,服务业税收见不到,是民富。京津冀尤其北京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逆城市化的过程,已经开始自对向远郊区辐射。

  两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叫服务业的产城融合古北水镇,在北京将近一百公里的地方,形成这么一个服务业为主的旅游新镇,全是人为的,高投入的,3.6平方公里,外加6平方公里的居住区,只有在北京,既是服务业外溢,北京人口收入水平高。第二个是崇礼,成了北京的避暑山庄了,北京的后花园,冬奥会的举办地,房价已经达到4万了,县城房价4.5万,和北京寻找新的空间有关系。看产业发展,不仅看工业角度,还要看消费结构变化,衣食住行简单消费向多元化消费,需要服务业再塑造,需要服务业空间再挪移。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关系,特色小镇旅游业自然建立起来联系。跨界融合,使产业园区、产业地产模式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产业园区选址不一定要和行政空间相吻合,要另辟空间。

  第二,产业园区不一定在中小城市,也可以在小城镇,甚至可以在村庄,当然和行政管制有直接的关系,行政管制严格禁止,权力限制,规划权、土地审批权等等,现在很多政府思维方式,还是一放了以后就会乱,管不了了。现在公共监督力量,社会监督力量,远远超出政府监督力量,特别的发展时期,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向这方面努力了,政府管制没有放松,管理没有跟上去。

  第三,园区发展模式是不是符合时代的要求。一堆企业在一起成本高,还是有些企业单独选择发展空间,大的企业选择独立的发展空间,是不是可以允许一些企业,通过我们的中介寻找更便宜、更廉价的发展空间。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产业空间挪移的重要条件,京津冀通过轨道交通的完善,增加边界性和联通性,降低成本,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工业从中心城市向远郊区转移,前提是交通,我们大概两种交通供选择,一是公路交通高速公路,一个是轨道交通。日本没有高速公路,更多是轨道交通。更多的是区域间的省级公路,城市建的公路,双向双车道,轨道交通非常发达。

  我们轨道交通严重滞后,交通不方便,逼得还得去城市,或者再修一条线。如何改变交通格局,从轨道交通到双向的这种城际郊区公路,和过去传统高速公路形成对比。如果一个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导,我们的城市交通更多以小汽车和人流为主。

  我前几天去佛山,谈发展规划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制约,广东的堵车和广东产业结构之间关系,佛山城市化率达到90%多,工业占比只能占60%到70%,工业比重过高,交通运输以大货车为主,结果人流、货车流带来污染,交通拥堵非常严重,感觉不到宜居。

  可是到欧美国家去,基本上人流为主,真正高速公路还是货流为主。所以我们未来的城市交通模式,适应服务业发展,既有轨道交通也有城郊的公路。同时高速公路配置更方便形成了,人和要素的抵达。所以怎么样解决交通配置是大前提。

  结合京津冀产业转型选择要有区别,怎么解决天津、河北工业化的产业同构性,重新塑造产业园区,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要远离城市,要向中小城市、小城镇进行疏解,北京大部分企业已经向外疏解,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北京消费群体、服务业群体和未来的产业转移、产业地产发展,形成新的产城融合,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房地产不能搞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还有一个功能,全国特色小镇有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旅游度假休闲,还有住房。面对一二线、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北京这样,其实我们产业地产发展,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产城融合的观念要变,先有产还是先有人,我们也要调整,过去的城市规划,先要有工业,然后再有人进来。对于北京来讲,需要新的居住空间,再有产业进来,这也有很多先例。

  改变原来传统规划观,大量人进来,自然产业要素补充进去。北京产业地产发展要和北京高房价结合起来,五百到七百万人买不到房子,周边选择低价房供给空间,燕郊房价两万多,香河一万多左右,北京郊区小镇建立住房空间,解决住房供给问题。因为北京房价上涨趋势不可避免的。现在大家为什么对房价不满,因为买不到房子,北京每年住房供给十几万套,五百万人将近二百万左右家庭没有房子买,看不到买房子预期。怎么样解决产业地产发展空间,要和住房供给的大形势结合起来,不能在一个封闭的点考虑问题,要在大空间范围内考虑问题。

  最近关于很多城市房价上涨以后,还是在封闭思维考虑问题,燕郊房价涨了,北京买房子需求下降了,佛山一万多涨到两万,地铁升到佛山,相当于广州人5万价格降低一半价格买房。

  传统产业发展,先有产业再有人口聚集。北京各种研发基地,高端服务业,各个大学,怎么样和产业地产有机融合。我们也知道雄安新区,可能未来有一些央企、事业单位搬迁,是不是这是一种搬迁方式,他们会不会选择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旅游业发展,我们怎么样提供服务。选择新城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不是回归到触动传统服务业发展街区模式,有很多开发价值。

  地产不光住的,别的功能也有,有经营模式,是不是买过来经营,成本就增加了,怎么样改变地产的发展模式,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政策措施,放权,给中小城市发展权力,进行行政权力调整,规划上不能更多地限制。加强环境基础设施治理,进行各类的制度性改革。特别强调,今天讲的重点,产业园区不一定和行政区划吻合,园区远离城市,自行选择向小城镇、村庄转移。

  园区的智慧化,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形成共享空间,大有前景可做。

  谢谢大家!

    来源:房讯网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推荐楼盘

· 碧桂园·壹中心 [武清区]

· 北京佳兆业广场 [朝阳区]

· 金隅·智造工场 [海淀区]

· 锦胜华安写字楼 [西城区]

· 华腾新天地商厦 [朝阳区]

· 华贸·Office Space [朝阳区]

· 中航国际广场 [亦庄开发区]

· 北京经开·壹中心 [大兴区]

· 华腾拓展商务楼 [丰台区]

· 华腾劲松商务楼 [朝阳区]

出租行情
出售行情
房讯网关于版权事宜声明:


关于房讯-媒体报道-加盟房讯-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方式
房讯网 版权所有 2001-2015
京ICP证100716号
广告服务:010-87768550 采编中心:010-87768660 技术支持:010-87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