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战鼓催征。绿地大基建旗下成员企业贵州建工、广西建工、江苏省建、河南公路工程局掀起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从江河之畔的水利枢纽,到青山碧野间的新能源矩阵;从跨越天堑的交通动脉,到联通区域的枢纽工程,各单位全力冲刺节点目标,以实干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绿电新赛道:戈壁滩上书写“风电速度”
在新疆乌鲁木齐,由贵州建工承建的中能建投50万千瓦风电项目(C区),仅用136天完成18台风机基础浇筑,不断刷新“绿地速度”。项目团队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协调难、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等多重挑战,创新采用液氧致裂工艺,推行多段平行作业,组织240余人24小时轮班施工,近60台设备高效运转,月均产值近3000万元。不久后,这片戈壁上的“大风车”将纷纷转动,为西北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废旧电池利用:从“建设攻坚”迈向“产值转化”
由广西建工承建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是广西重点环保工程及新能源产业链延伸项目。目前,项目团队正紧盯12月底投产目标,通过“白加黑”轮班与交叉作业全力推进,累计制定15项安全细则,确保工程从“建设攻坚”顺利转向“产值转化”。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产出电池级碳酸锂、硫酸镍等再生资源,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民生水脉线:黄土高原上的“饮水安全”攻坚
在陕北靖边,由贵州建工承建的王圪堵水库至靖边引水工程净水厂项目全力冲刺中。该工程总投资1.77亿元,建成后将惠及数十万群众。面对黄土地质复杂、工期紧张等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分层开挖+动态监测”工艺,24小时轮班实现工序无缝衔接。目前净水厂土地平整已完成40%,核心基坑全面开挖,年底前将完成主体结构,为明年通水奠定坚实基础。
重大水利节点:大藤峡长岐塘泵站主体封顶
由广西建工承建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长岐塘泵站主体结构于8月27日顺利封顶。该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面对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挑战,项目团队严守施工规范,强化全过程安全质量管控,有序推进施工。此次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与调试打下坚实基础。
堤路贯通在即:石埠堤改扩建国庆前全线通车
由广西建工承建的石埠堤改扩建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点项目之一,被列入广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三季度以来,石埠堤改扩建工程项目部紧抓天气晴好、温度适宜的有利条件,采用“两班倒”连续作业模式,强化资源配置和工序衔接;通过交叉作业等方式全力推进堤顶道路沥青路面铺设、堤顶栏杆安装及泵站厂区绿化施工提速增效,已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完成26个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确保国庆前堤顶道路全线贯通。
船闸扩容改造:顺利完成23万立方米充水作业
由江苏省建承建的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项目,近日顺利完成23万立方米充水作业。该项目作为“水运江苏”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内河单梯级船闸,年通过能力达2.5亿吨,为现有通航能力的2.5倍。目前项目正推进围堰拆除,确保9月底投入试运行。
通车在望:沈卢高速沈遂段施工进度达
三季度以来,由河南公路工程局承建的沈卢高速沈遂段项目全线7个标段全面发力,冲刺年底通车目标。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二批切块重点项目,项目全线各标段紧密协作,多个关键工程节点相继取得突破,沥青路面摊铺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施工产值完成率已达95%,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沈遂各标段始终坚持“技术先行、安全护航”的理念,积极推动微工艺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项目自主创新成果获三项省级工法、1项国家级QC三等奖;另外,在原材料与施工配合比方面首创“六仓法”,显着提升水稳层施工质量,实现了绿色、安全、高效的项目推进。
来 源: 绿地集团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