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张玉良: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发动机
http://www.funxun.com房讯网2020-11-25 14:06:00
分享到:
[提要]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水平上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镇化事业,如何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以下摘录张玉良董事长的演讲内容。

  11月23日,“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在北京开幕,本届年会周汇聚中国商界智库及顶级企业家思想,探寻中国经济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之路,为政府、企业、中外知名学者搭建思想交锋和智慧分享的平台。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出席本届年会周,并发表了主题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演讲。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水平上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镇化事业,如何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以下摘录张玉良董事长的演讲内容。

  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环境也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不过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内涵。我认为,面向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加快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动力”。其中,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提纲挈领的一个抓手,也是潜力较大的一条捷径。

  01

  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发动机,是最大的内需

  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投资和消费的强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我国县城及以下地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市及以上地区的50%左右;县城及以下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则仅相当于地级市及以上地区居民的66%左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将缩小差距,有效拉动“两新一重”等重大项目投资,提升整体消费能级,扩大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初步估算,仅核心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每年就能够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至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

  02

  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统一国内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统一国内市场。这是一个由14亿人口组成,使用同一种语言,适用同一种法律,共享同一个基础设施配套的巨大市场。但是,受制于行政管辖、土地管制、人口管理等结构性限制,我们的国内市场仍然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断头路”、“瓶颈路”,在更深层次的“放开搞活”上还有所不足,影响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加快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形成更加强大、更高水平的国内市场。

  03

  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升级

  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约有4亿中等收入人口,绝对规模世界最大,但是相对规模还有所不足,仅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30%。因此,应该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而推进城镇化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因为,数以亿计的人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从农村向城镇集聚,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迁徙,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低收入人口有序进入城市,分享中高收入的红利。

  04

  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促进双循环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现代城市群、都市圈,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也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重要载体。美国东海岸城市群、西海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京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等,都是这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加快新型城镇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并以此为平台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让资源要素更有效地集聚、更有效地产出,有助于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大幅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顺应客观经济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核心环节上取得突破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经济规律。即便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城市化水平高达80%以上,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人们仍然在向有竞争力的大城市集聚。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近年来日本全国人口总数稳中有降,但东京城市群的人口却仍然在上升。对照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障碍,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突破瓶颈问题,释放被压抑的“发展红利”。

  01

  “人”的问题

  就是转移人口落户的问题。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60.6%,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4%左右。也就是说,在城市常住人口中,还有超过四分之一以上的人没有实现真正的市民化。根据市场调查,一个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其消费支出比户籍人口总体要低20%左右。当然,部分大城市可能差距更大,因为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与户籍密切相关。这实际上造成了一种体制性的“内需抑制”,应该进一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予以破解。

  02

  “地”的问题

  就是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对“大城市化”的认识是有所不足的。具体表现为:在规划导向上长期偏向于控制大城市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向中小城市倾斜。在实践当中,这与客观经济规律是相违背的。因为,部分大城市人口持续流入,建设用地却严重不足,导致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部分中小城市人口不断流出,手里却掌握着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错配。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加大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进出的挂钩力度,在更大范围内、跨区域进行调剂。

  03

  “产”的问题

  就是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当前,产业先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实践当中,也还存在偏差。比如,有些城市在产业发展上追求“小而全”、“大而全”。这也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容易造成资源错配、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城市产业的发展道路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必须依托一定的资源禀赋。而且,在各种资源要素的组合当中,有些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这就是城市的比较优势。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领域入手,不断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前可以把握几个重要的抓手和载体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现阶段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的抓手和载体:

  01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心城市则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龙头,世界级的城市群都有一个世界级的中心城市作为“群主”。我们在推进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大力提升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和发展能级,打造核心增长极,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很多大城市都把提升首位度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当前,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着力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解决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

  02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圈

  都市圈是区域内部以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空间形态,是介于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过渡形态。就当前而言,与城市群相比,都市圈是突破行政边界、促进要素跨区流动的更小单元,也是更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单元。因此,我们应该把发展都市圈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手棋”和“先行区”,并通过夯实基础,来引领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03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

  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东京和纽约只有1.3万人左右。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带来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带来诸多生态环保问题。长期来看,我们需要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应该推动多中心、组团化、郊区化发展,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的问题。目前,上海正在按照独立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功能配置,着力打造五大郊区新城;西安、济南、武汉等区域中心城市,也纷纷向周边溢出辐射,并提出了打造“大西安”、“大济南”、“大武汉”的方略。这些都是值得借鉴推广的思路。

  04

  有序推动城市更新

  我国很多城市的老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承载了大量的落后产能和老旧小区,资源使用效率低,且能耗高、污染大,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不匹配的。应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在这方面,绿地集团进行了一些探索。前不久,我们在吴江汾湖,开工了“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项目,以城市更新方式,整合区域内的低效产能,对传统产业存量用地实施梯度开发,并“腾笼换鸟”,导入新的产业资源,打造“智造星舰超级工厂”和“AI未来社区”。

  05

  增加科技含量,打造未来城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们应该前瞻性地进行谋划,在城市建设、运营等环节中,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打造未来城市。特别是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城市建筑、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入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城市建设运营中得以运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来源:绿地集团

编辑:wangdc

分享到:
广告
推荐阅读
推荐楼盘

· 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 [西城区]

· 中海空港中心 [顺义区]

· 中海瀛海大都会 [大兴区]

· 珠江·峯汇国际 [昌平区]

· 新时代国际中心 [丰台区]

· 金融街国际 [西城区]

· 京投万科西华府 [丰台区]

· 华瑞大厦 [朝阳区]

· 北京·壹号总部 [通州区]

· 万科·天空之城 [昌平区]

广告
房讯推荐
热点资讯
房讯网关于版权事宜声明:


关于房讯-媒体报道-加盟房讯-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方式
房讯网 版权所有 2001-2020
京ICP证100716号
广告服务:010-87768550 采编中心:010-87768660 技术支持:010-87769770